close
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5年10月12日 上午12:00

不少現代人有下背痛困擾,許多原因都可能引起。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林鍵表示,下背痛分成急性下背痛、慢性下背痛。急性下背痛通常是久坐姿勢不良、外傷、扭傷、搬重物施力不當所造成,而慢性下背痛多半為椎間盤突出、骨刺突出等退化性疾病引起,其他像腰椎外肌筋膜所造成的肌筋膜症候群也會引起下背痛。

李林鍵醫師分析急性下背痛、慢性下背痛依症狀出現時間長短而有不同,各研究定義也不太一樣。急性下背痛一般為出現一個月內到三個月內,依不同研究而定。若是下背痛持續一個月以上或三個月以上,則是慢性下背痛。一般來說,及性下背痛經過治療、休息後,症狀多半在兩到四星期就能緩解。

如果是搬重物、跌倒所引起的急性下背痛,除了休息,可以使用熱敷、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等藥物幫助緩解症狀,症狀多在兩到四星期可以獲得改善。

慢性下背痛則可以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或採用熱敷、向量干擾波等深層電療幫助改善不適症狀。復建療程後期,需要透過運動訓練肌力,肌肉較有力量,下背痛發生機率就會大大降低。

李林鍵醫師提醒,想要預防下背痛,就要避免久坐、搬重物,也要盡量避免長時間做前傾動作,像有些媽媽、廚師等長時間前傾洗碗、切菜,或美髮業者長時間前傾幫客人洗頭,都容易出現下背痛,因此要特別注意預防下背痛發生。

年輕族群下背痛常見因姿勢不良、用力不當、缺乏運動、常滑手機、運動傷害等造成的肌肉筋膜發炎;而老年人的下背痛則常見於退化性關節炎、椎間盤退化、脊椎滑脫等,其他像是感染、腫瘤轉移、結核菌感染等所造成的下背痛則較為少見。運動傷害,像是從事激烈運動,如足球、橄欖球等,而有椎弓解離的情形。

找出下背痛真正病因,國泰醫院骨科吳仲鼎醫師表示,若有下背痛問題,建議可以配合做X光檢查、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等等相關檢查。

因姿勢不良、用力不當等造成的肌肉筋膜發炎的話,夏天建議可以藉由游泳來改善,而冬天的話,則可泡泡溫水,或是做核心運動等。中年人也鼓勵做核心運動,對下背痛有幫助。

下背痛保守的治療,是藉由藥物來減痛,並且配合熱敷、游泳、運動等。若保守治療三個月後,下背痛情形仍無法獲得改善時,建議就醫做進一步的治療。

國泰醫院表示,下背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:盡量平躺於床上,讓腰部多休息和鬆弛。急性腰痛期間,不要自己下床,最好請人幫忙,必要時才下床。平躺時,可以將枕頭置於雙膝下;側睡時,可將枕頭置於雙膝中間。在受傷的48小時內冷敷;48小時後開始熱敷。避免舉起或搬動過重的東西。不要用腰力舉重,若欲拾起地上的東西,則應保持背部挺直屈膝蹲下拾取。依醫師指示服藥;須定期至門診追蹤檢查。

arrow
arrow

    sam1798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